返回 第356章 浮法玻璃  重生197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56章 浮法玻璃[2/3页]

  不少人。

  可是没有想到吴国峰竟然说让收拾一下办公室,过了会有人过了。

  这是明显的告诉自己没有希望了啊。

  虽然还需要开会,但是吴国峰作为主管领导,这么说了说明事情就定下来了。

  真的不甘心啊,难道是自己今天做的哪有让吴国峰不开心的了。

  姜小白和李小六在西单下车了,吴国峰直接坐在车上一溜烟的走了。

  神气什么?过两天老子也是有车一族了,姜小白撇撇嘴,走进了店里。

  宋卫国不知道去忙活什么去了,也不在店里,姜小白就在一楼跟着帮忙。

  等到晚上,宋卫国才回来,原来去电信局,商量扯电话线的事情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姜小白突然想起白天在玻璃厂金国炎说的生产玻璃多少标准箱的事了。

  看着宋卫国开口问道:“老宋,这算玻璃的单位是什么啊?”嚛魰尛說蛧

  宋卫国原来就是县玻璃厂销售科的科长,对玻璃厂的事情门清。

  “玻璃的单位多了,厚度说的是毫米,面积说的是平方米,而产量国内的叫标准箱,国外的说的是重量。”

  “这标准箱是什么东西?”姜小白疑惑的问道,以重量来计算玻璃的产量姜小白能够理解。

  因为玻璃的厚度不一样,就不能够以面积来计划。

  薄一点的玻璃才5毫米,而厚一点的能够达到十多毫米。

  所以以平方米来计算肯定是有误差的。

  但是这标准箱是什么东西,姜小白就真的没有听说过来。

  宋卫国笑了笑说道:“这事不是专业领域的人还真的不知道,

  标准箱由来我国现行的计算平板玻璃产量的“标准箱”折算系数,是在1952年制订,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

  当时全国只有秦皇岛、沈阳、大连三个大型玻璃厂,它们计算玻璃产量都有自己的折算系数。

  1952年,为统一三个玻璃厂的“标准箱”折算系数,在1952年对各厂这一年1~10月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测

第356章 浮法玻璃[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